MOZE 常見問題
首頁定價方案免費下載常見問題
  • 常見問題
  • 版本
    • 2.0 和 3.0 差異
    • 2.0 和 3.0 備份檔是否相容
    • 如何轉移 2.0 的內購商品至 3.0
  • 訂閱
    • 免費體驗後是否會自動續約訂閱服務
    • 訂閱後如何取消
    • 如何恢復訂閱資格
  • 帳戶
    • 特定帳戶沒出現在帳戶總覽
    • 信用卡結帳日調整
    • 帳戶餘額沒有更新
  • 專案
    • 記帳時無法選擇特定專案
    • 如何查看每日總花費
  • 備份/匯出
    • 備份跟匯出差別
    • CSV 文件亂碼
    • 如何整合其他記帳 App 的記錄
  • 內購
    • 無法下載內購圖示或主題
    • 如何還原內購商品
    • 下載免費圖示收到扣款通知
  • 其他
  • 舊版 Widgets 如何開啟
  • 舊版 Widget 消失
  • 載具無法登入
  • 股票投資如何記錄
  • 已經延後入帳要如何取消
  • 如何更換主幣種
  • 無法發送郵件
  • 無法正常開啟 App
  • 兌換碼如何使用
  • 進階
    • 如何記錄房貸
    • 如何記錄折舊攤銷
  • 相關連結
    • 官方網站
    • 教學文件
    • 版本更新歷史
    • URL Scheme
Powered by GitBook
On this page
  • 範例
  • 解法A
  • 結果A
  • 帳戶
  • 專案
  • 解法B
  • 結果B
  • 帳戶
  • 專案
  • 結論

Was this helpful?

  1. 進階

如何記錄折舊攤銷

Previous如何記錄房貸

Last updated 11 months ago

Was this helpful?

我們平常的記帳方式屬於「一次性記帳」,也就是實際花多少就記多少。那像新成立的公司可能在第一年購買許多大型機台,這些費用如果都算在第一年的營運成本的話,會造成第一年的成本異常的高。

折舊攤銷的出現,就是為了解決這問題,比起一次性的把所有投資費用都算在第一年,不如把費用平均分配給未來每一年。例如機台的費用是一百萬,它的壽命預計有十年,把機台的價值平均分配給這十年,那你每一年的折舊費用就是十萬元,這樣分攤在公司每一年的營運成本上會更加準確。

用在個人記帳也是一樣,一些大型的支出項目,例如電腦、手機、電器用品、年繳的房租等等,很容易造成你當月的支出異常的高。雖然以記帳的觀點來說,你的確這個月是花了這麼多錢,不過以預算規劃的角度,這種偶發性的大型支出很容易就會打亂你先前已經規劃好的每月預算,那也許折舊攤銷就會是解決你預算超支的方式。

範例

房租一個月是 NT$5,000,但是房東是一年收租一次 NT$60,000,那要如何把這筆房租分攤在每個月的預算上,並且不會造成帳戶資產跟現實狀況對不上呢?

以下我們分成兩個解法,你可以參考看看哪一種適合你。

前提假設:收租日是 5/28,今天是 9/28

解法A

步驟 1

新增一個攤銷帳戶,設定成不納入總餘額。

步驟 2

在 5/28 收租日新增一筆多類別記錄,裡面涵蓋以下兩筆記錄:

  1. 房租支出 −NT$60,000(錢包帳戶/無專案)

  2. 攤銷收入 +NT$60,000(攤銷帳戶/無專案)

步驟 3

在 5/28 收租日新增一筆每個月 NT$5,000 的週期性支出(攤銷帳戶/生活開銷專案),為期 12 個月。

結果A

帳戶

專案

解法B

步驟 1

新增一個攤銷帳戶,設定成納入總餘額。

步驟 2

在 5/28 收租日新增一筆轉帳,從錢包轉帳到攤銷帳戶。

步驟 3

在 5/28 收租日新增一筆每個月 NT$5,000 的週期性支出(攤銷帳戶/生活開銷專案),為期 12 個月。

結果B

帳戶

專案

跟結果A相同。

結論

用解法A和解法B都可以解決預算分配不均的問題,差別就是帳戶收支圖表的呈現:

  • 解法A跟實際金流一致,但五月份會有一筆特別大的支出,會打破原本支出比例均衡的趨勢。

  • 解法B把未付的房租金額攤銷到未來,所以總額跟實際上會有出入,不過在圖表的呈現上會比較能夠反映生活成本。

這兩種方式要怎麼使用端看你自己想要怎麼呈現,使用折舊攤銷會在操作上變得比較複雜繁瑣,你可以自己思考一下再決定是否需要使用。

關閉納入總餘額開關
帳戶總覽參考畫面